9月18日,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在江蘇南京召開專家評審會,對南京華電節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開發的“鈦白粉煅燒尾氣余熱利用新技術”進行評審,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技術其熱媒循環回收鈦白粉煅燒尾氣余熱在國內屬于首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專家們還建議該公司繼續擴大成果應用范圍,積累資料,為鈦白粉煅燒尾氣余熱回收技術進一步的深度研發和其他相關行業高硫、高濕、高腐蝕性工業煙氣的余熱回收提供參考。
據介紹,該技術采用熱媒間接余熱回收的方式,采用自動控制系統,控制熱媒的循環溫度和循環流量,確保傳熱面壁溫基本恒定,確保腐蝕性氣體溫度高于露點而不受尾氣流量和溫度變化的影響,余熱回收利用安全高效,解決了傳統工藝的腐蝕性、安全性難題;對鈦白粉轉窯煅燒尾氣進行熱能有效利用,產生高品質的蒸汽或高溫熱風,達到了節能和環保的目的。
據了解,在國內鈦白粉生產企業中,絕大部分企業采用硫酸法生產工藝。硫酸法鈦白粉生產從回轉窯排出的偏鈦酸煅燒尾氣中含有大量水分及反應釋放出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氣體,并夾帶少量的鈦白粉塵。據測定,以煤氣作燃料時,每生產1噸鈦白粉,尾氣排放量約有15000m3,每標方尾氣中含三氧化硫約 8~9g,二氧化硫約0.5g,粉塵約 1~3g。
鈦白粉回轉窯爐排放的煅燒尾氣具有高溫、高濕、高腐蝕等特點:尾氣排放溫度一般在400℃左右,直接噴淋脫硫降溫,會造成大量的熱量浪費;同時,由于尾氣含濕量較大,且有酸霧和硫氧化物、鈦白粉粉塵等,對普通金屬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如果直接對該煅燒尾氣進行余熱回收,用來產蒸氣或者產熱水,會存在極大的腐蝕風險。若將余熱回收設備的傳熱面壁溫控制在酸露點以上,則煅燒尾氣的溫度只能降至300℃以上,余熱回收又不充分,且當回轉窯爐負荷波動時仍然存在很大的腐蝕風險。
長時間以來,鈦白粉回轉窯煅燒尾氣的余熱回收成為了困擾行業生存和發展的一道技術難題,無論是新建項目還是改造項目,都鮮有客戶敢于嘗試該尾氣的余熱回收,行業內最早嘗試用的壁溫相對較高的熱管式余熱鍋爐案例也均以失敗而告終。
為了攻克該技術難題,南京華電公司2012年初起專門組建了研發小組,對鈦白粉回轉窯煅燒尾氣的余熱回收展開全面的調研和分析。2013年1月自主開發的“鈦白粉煅燒尾氣余熱回收裝置”核心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授權。在掌握了鈦白粉轉窯煙氣余熱回收的核心技術后,2013年7月該公司與南京鈦白化工合作,自己投資建設,利用兩條轉窯的煙氣余熱產生0.8MPa的飽和蒸氣并入低壓蒸氣管網。該項目當年年底建設投運,在煙氣進口溫度比設計溫度偏低80℃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成功避開露點腐蝕。標志著該公司在鈦白粉轉窯煙氣余熱回收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項目技術開發單位南京華電節能總工程師李菊香告訴筆者,在有多臺回轉窯的鈦白粉生產線上,該技術可以實現“分散取熱、集中產氣、中央管理”的運行技術,設計科學、運行穩定、節約投資,并已在南京鈦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山東道恩鈦業有限公司、江蘇太白集團有限公司、寧波新福鈦白粉有限公司等多家鈦白企業均取得了成功,實踐證明達到了余熱回收的目的,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李菊香介紹說,該技術及產品獲得多項國家專利授權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所涉及的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具有創新性,成熟、可靠、性價比高的特點,還可適用于高硫、高濕、高腐蝕性工業煙氣的余熱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