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鈦市場回顧
本月中上旬,由于攀枝花大廠指導價遲遲未出,市場并沒有太大波動。但臨月末,安寧鐵鈦、西昌太和等均宣布12月指導價在11月的基礎上下調100元~150元/噸,終于坐實了業內對后市的判斷,也奠定了下個月的基調。進口鈦礦也被迫穩中轉弱,而像越南A礦、印度鈦礦由于國內現貨短缺、外盤高企,價格相對堅挺,而部分指標需要配礦的進口鈦礦,價格下調100元/噸。本月金紅石環比持平,市場無利好刺激,交投清淡。
隨著北方采暖季減產減排政策的陸續實施,下游開工率受一定影響,鈦礦需求逐漸轉弱。目前來看,鈦礦下行通道已經開啟,國產鈦礦率先下調,導致進口鈦礦跟進。而對于尚未作出調整的鈦礦,像印度礦、越南礦,因受貨源緊俏及外盤支撐,下期調幅有限,但預計不日之后外盤鈦礦價格亦將整體松動。
本月北方氯化渣價格小幅上調約100元/噸,但此次漲價是由于前期氯化渣價格過低而進行的補漲,并非市場需求改善。酸渣、四氯化鈦、海綿鈦等產品價格在本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調。其中,酸渣價格下調約200元/噸,四氯化鈦價格下調400元~600元/噸不等,海綿鈦價格則下跌了4000元~5000元/噸。這3種產品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轉弱及部分企業年末需要現金流周轉。
本月鈦白粉價格相對穩定,但廠家明顯感到需求量在下降。其中,北方寒冷的冬季及北方部分地區下游企業在淡季減產停產是主要原因。在需求下降的同時,鈦白粉產量也有所下降。除冬季北方地區一些鈦白粉企業受環保政策硬性要求減產的因素外,一些企業也在通過主動的減產來匹配下游需求量的變化,力圖保證市場供需相對平衡,抵消需求趨弱帶來的降價壓力。
低價海綿鈦現象難以持續
本月下旬,海綿鈦市場再起波瀾,產品價格有所滑落,且市場上出現超低價格的消息令人對市場前景感到憂慮。
雖然近期海綿鈦原料成本基本保持穩定,但海綿鈦價格卻出現了3000元~4000元/噸的降幅。個別訂單價格跌破5萬元大關的消息更是沖擊著這個不大的行業圈,使得人們對未來海綿鈦市場的前景感到迷茫。根據降價前的市場表現來看,雖然海綿鈦市場稱不上好,但也沒有壞到需要大幅降價才能經營的境地。面對此次降價,更多的海綿鈦企業則感到無奈,畢竟市場成交情況并沒有明顯惡化,廠家庫存壓力也并不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出售的行為令人費解。而筆者認為,這種情況應屬個案,不具備普遍代表性。在當前的生產成本及供需形勢下,這種情況將是短期行為難以維繼。
從當前的供需基本面情況來看,雖然目前行業整體庫存較9月初有所增加,但依然處于中等偏低的水平,主要生產企業基本可以做到產銷平衡。在現有企業不貿然增產的情況下,市場需求基本可以支撐并消化掉市場上的海綿鈦。而從生產成本推算,目前海綿鈦成本依然在5萬元/噸之上,正常的企業必然無法以虧損的價格長期經營下去。而幾家大型海綿鈦企業在接受筆者的采訪時不約而同地表示,不會向最低的價格看齊,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銷售。因此,筆者判斷市場上超低價格的海綿鈦供應量較為有限。當這批貨物銷售完畢之后,后續市場價格將回復至合理區間,不會再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銷售。
對未來海綿鈦市場的走勢,筆者認為市場供需兩端一直保持著動態的平衡,其價格也將圍繞成本線附近波動。一旦當價格跌破成本線后,海綿鈦企業無法長期虧損經營,轉為削減產量以恢復至正常價格區間。而當前閑置的產能也禁錮海綿鈦價格無法大幅上漲,一旦其利潤過高后,閑置產能將投入生產,多余的供應量將打壓過高的海綿鈦價格。
民品鈦市場即將步入收獲期
近年來,隨著傳統化工行業需求受到抑制,國內多家鈦材企業將注意力向日常民用鈦制品市場。鈦筷、鈦杯、鈦水壺、鈦鍋、鈦飾品等一些列新產品逐步亮相國內市場。日前,據業內人士向筆者透露,今年我國新型民品鈦市場產量將破千噸,且將出現較快的增長勢頭。
據筆者了解,廣東等地一些鈦企業在四五年前就已經推出了日用鈦產品。只是當時國內市場依然以化工行業用鈦為主且需求旺盛,國內企業便沒有可以栽培國內的民用鈦市場。而自2013年化工行業需求不佳后,一些企業開始謀求改變,逐步將一些產品在國內市場上進行推廣,以求尋找新的業績點。但在推廣初期卻是困難重重:初期產品層次不高,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產品曝光率不足,普通百姓對其認知極其有限,認可度不高等。在經歷了5年的摸索嘗試后,國內產品質量明顯提升,且品種實現多樣化,不再單純是筷子、杯子這些單一的產品。
隨著國內企業對市場的大力培育,其成效開始初步顯現。高端會議上采用鈦制品作為禮品;商店里開始出現做工精致的鈦首飾、飾品等;央視廣告宣傳中出現了博友制鈦的鍋具……最終的一切反應在市場上,就是民用鈦制品的產量明顯增加,且將保持較高的增速。雖然其產品絕對數量仍然較低,但未來其增長空間令人值得期待。而各個企業在經過深耕細作,制造出各具特色且質量優異的民用日常鈦制品后,其單位利潤率也將明顯高于傳統的化工用鈦產品。民用鈦制品即將迎來收獲的季節,而此時的市場正處于關鍵期。若能避免低價競爭,做到嚴控品質,維護產品口碑,民用鈦制品市場的大豐收將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