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份以來,鈦白粉價格市場逆勢反彈,先后已有攀枝花鈦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攀枝花鈦都化工有限公司、廣西德天化工循環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鈦白粉生產商先后宣布上漲500元/噸,加之前期西南大企封單和華東兩家生產商決心調漲,實際上,無論生產商還是經銷商,根據自身現貨庫存情況調價非常普遍,但總體已基本實現止跌。
價格上漲已經“實錘”
6月初,石原(ISK)宣布,從2020年7月1日起,在亞太地區提高鈦白粉價格200美元/噸。之后,特諾發布漲價函,稱由于原料定價帶來的壓力,7月1日起鈦白粉上調75美金/噸,折合人民幣每噸上漲519元。
此外,6月中下旬已有部分渠道商和終端客戶抄底備貨,強大的“移庫效應”拉低了生產商的現貨庫存,西南和華中等地區生產商幾乎斷貨,行情利多已“實錘”。
加之前期西南大企封單和華東兩家生產商決心調漲,目前,國內多數硫酸法金紅石型和銳鈦型鈦白粉的主流報價在1.2萬~1.38萬元/噸和1萬~1.1萬元/噸,國產和進口氯化法金紅石型鈦白粉按用途區分主流價格在1.7萬~1.85萬元/噸和2.55萬~2.8萬元/噸(以上均為含稅現金出庫價)。
截至7月7日,繼攀枝花鈦海科技、攀枝花鈦都化工、廣西德天化工宣漲后,國內先后又有云南大互通鈦業有限公司、廣西金茂鈦業有限公司、攀枝花正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創大玉兔化工有限公司、廣西順風鈦業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集團(廣西)平桂飛碟股份有限公司、玉門市靜洋鈦白粉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等7家生產商先后宣布國內價格上漲500元/噸,國際價格上漲80美元元/噸。
顏鈦鈦行業分析師楊遜認為,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后,將催生更多應用的需求,鈦白粉的需求或迎堆積式恢復。此“需求”是一個“大概念”,包括渠道備貨需求和終端使用需求,剛性需求的增長主要來自終端產能的釋放及新增產能項目的投產,其他需求可由行情等多因素判斷決定,是隨時可以爆發的。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楊遜告訴筆者,回顧總結弱勢的第二季度。3月下旬至6月末,鈦白粉進入弱勢降價周期,硫酸法金紅石型和銳鈦型的垂直降幅達3000元/噸和2000元/噸,幅度達19.87%和17.39%。以硫酸法金紅石型鈦白粉為例,短短3個月降價3000元/噸,平均1000元/噸/月,這樣的降幅和降速屬歷年罕見。主要原因是由于國內外新冠疫情,產業鏈上下游進出口同步放緩,尤其是終端影響較大。
楊遜介紹說,此次漲價亦屬近3個月首次,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第二季度定調“灰色”,第三季度或“紅色”利多開局。楊遜認為,一是目前的價格水平已屬近幾年低位。基本在無原料資源的生產商成本線僵持,甚至已出現倒掛虧損,價格市場行至6月,已有生產商無心再降,不如停產來的干脆,銳鈦型生產商更是如此。二是由于價格過低,生產商生產熱情不高,部分已有限產、限供操作。一方面保證現有客戶的穩定供應,另一方面,饑餓銷售利于推高行情。三是西南和華中大企封單和斷貨,對其他生產商的“待漲”暗示較濃。四是近年來,鈦白粉的調價策略是首先少數生產商預熱市場,然后龍企發函確認利多,最后多數生產商強勢跟進。五是鈦白粉行情弱勢已久,論供需關系或不足以支撐,但供應端強勢硬拉的先例還是有的,一輪不行,再來幾輪也是有成功案例的。六是主要原料鈦精礦近期已僵持企穩,從詢盤情況來看,礦商已無意低價出貨。
大面積利多已在路上
楊遜指出,盡管目前鈦白粉行情基本實現止跌,可以預見的是大面積利多已在路上,但依然有三個重要隱患:一是時至淡季,內貿需求依然并不樂觀,從供需關系來看,并沒有較強的拉動力,對后市的持續利多支撐力不足。部分生產商和經銷商的移庫效應明顯,或使旺季提前,透支的是“金九銀十”需求;二是外貿出口仍處于恢復階段,國際疫情形勢依然較為嚴峻,出口市場恢復至正常水平的60%左右,然而上下游整體出口量已到瓶頸,繼續向好恢復較慢;三是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統計數據,2019年,中國鈦白粉出口總量為100.35萬噸,出口總量首次空前的突破100萬噸,同比2018年增長10.52%。2019年鈦白粉出口目標國中,印度排名第一,達12.69萬噸,占總出口量的12.65%,而由于印度封國抗疫和中印邊界問題,對鈦白粉的出口和鈦礦的進口還是有一定利空影響。
楊遜提醒,目前,現貨市場個別牌號產品比較緊張,持貨商無意低價放貨,面對價格亂戰,個別主力牌號價格超低,用戶需擦亮雙眼,謹防以次充好。另外,超低位價格可延續性也較差,供應穩定性有待考證。而作為服務商,顏鈦集團通過自身的體量,用穩供應、高質量、低價格、快物流等優勢搶占客戶先機,復雜市場環境下,請選擇正規服務商,如顏鈦、泛華化學等“萬噸級”服務商和高端產品技術營銷服務商,具備品質保證、供應穩定、價格優惠、物流高效等各方面優勢明顯。
后市看漲趨勢明顯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鈦白粉行業分會副秘書長付一江分析認為,國際大牌鈦白粉生產商上調市場價格,對國內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弱,國內企業按照自身的市場情況調節市場價格,更有“個性”。
付一江介紹說,7月上調價格對于下半年走勢有一定的影響,這一波上揚行情不過是“恢復性的增長”,我們要注意外貿出口仍處于恢復階段,國際疫情形勢不容樂觀,短期看,由于貿易商多數前期“抄底備貨”對于生廠商來說,庫存壓力不大,“移庫”調整了市場的“供需”,短期持貨商的實單價格堅挺,后市看漲趨勢明顯。
楊遜認為,7月的鈦白粉行情不難判斷,從目前的綜合信息來看,大概率上漲。時至今日,終端市場能備貨的已有操作,還有一部分正在備貨,但多數已需要排單等貨,貨源緊張或加速利多推進。國內的市場價格綜合走勢依然以西南龍頭企業為重要參照,7月上旬或成價格走勢關鍵時間點。短期看,持貨商的實單價格堅挺,后市看漲已實錘,實際成交價一單一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