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強調,著力解決制約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努力構建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順暢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國家主導、需求牽引、市場運作相統一的工作運行體系,系統完備、銜接配套、有效激勵的政策制度體系,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上海市軍地積極探索、主動作為,著力構建常態化軍民融合機制,一大批軍工產業納入上海新一輪創新驅動、轉型發展規劃,為服務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注入強大能量。
本報訊 記者丁紹學、倪大偉報道:水陸兩用某固定翼無人機試飛,組建高新裝備保障專家“智庫”,研究確定2016年度駐滬部隊重點扶持項目……新年伊始,面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幕的全面開啟,上海市軍地合力強勢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以實際行動擁護支持改革。
上海市領導告訴記者:“作為地方黨委政府最根本的就是無條件服從和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當前主要是要把上海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相關工作做實做細做好,下一步依據國家和軍隊相關政策和要求把上海的配套政策制定好落實好,努力當好助力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排頭兵。”去年12月中旬和今年1月初,在上海市各級人大會議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成為地方黨委政府領導和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據悉,今年元旦過后上海市就將召開全市規模的駐滬部隊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領導小組會議,審議2015年確定的駐滬部隊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等11個年度軍民融合重大項目完成情況,研究確定新年度重大軍民融合項目。“上海市委、市政府和警備區聯合出臺的《關于推動上海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明確了產業發展、科技信息等7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重點實施領域。”上海警備區領導介紹說,“如今,為了構建常態化軍民融合機制,他們又相繼出臺20余部法規,建立健全了軍民融合協調機制、駐滬部隊聯席會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機制,探索搭建了軍民技術交流、成果轉化對接等一系列平臺,使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實現多領域全覆蓋。”
上海率先構建了常態化國防動員指揮機構,建立數字化制造、特種信息產品等12個國家級動員中心;從2010年開始,每年輪流舉辦“軍民兩用技術促進大會”和“軍展會”,發布軍民兩用成果2500多項,簽約項目超過150多個,簽約資金達60億元……這是記者在采訪中獲取的“成績單”。
“上海軍地在拓寬軍民融合路徑、創新軍民融合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形成了‘科技、信息、交通戰備、裝備物資、高技術人才’5大融合模塊。”據上海市領導介紹,下一步上海軍地將努力從促進現有高新技術與軍事需求的直接對接,向促進既有軍事需求牽引、又有產業發展前景的軍民兩用技術一體化發展推進。
與此同時,上海各區縣也緊鑼密鼓推出系列“自選動作”。閔行區正在加速建設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力爭用3至5年時間建設成為上海軍民深度融合實踐區、軍用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引領區、民參軍技術與產品的展示區,占地近1200畝的航天科技研發中心已經建成。
記者在位于上海虹橋的“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基地”看到,長三角北斗導航衛星應用示范工程等一大批軍轉民項目已正式啟動,內容包括車輛監管服務、大眾位置服務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等,這些智慧城市北斗應用示范項目已在長三角地區全面推廣。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為駐滬部隊戰斗力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撐。近年來,上海警備區依托各類高科技園區和科研院所,組建了民兵無人機偵察、民兵水文監測、電磁頻譜管控等10余支新型民兵專業分隊,今年還先后舉行了軍地戰時國防動員演練、軍警聯合反恐演練、駐滬部隊防化應急救援聯合編組作業等重大演訓活動,有力提高了部隊戰斗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