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5年中國鈦白粉市場行情,“高開低走”貫徹了全年價格走勢,年度產量則出現17年以來的首次下滑。但值得慶幸的是,行業整體低迷背景下,國內氯化法鈦白粉產業的發展仍在2015年取得不錯成績,咨詢研究公司CCM認為行業龍頭四川龍蟒與佰利聯的合并也宣告著中國鈦白粉企業正在向世界鈦白市場格局發起沖擊。
自2011年的中國鈦白粉行業鼎盛期后,國內下游房地產市場的爆炸性增長不再,而鈦白粉的瘋狂產能擴張卻不斷繼續,行業低端產能高度過剩的惡果在今年的下半年被徹底引爆,市場供需關系嚴重失衡下的中國鈦白粉價格跌入深淵。
2015年中國鈦白粉價格行情回顧:
上半年:“春節效應”過后,國內鈦白粉價格止住了2014年年底的跌勢,市場進入平穩期,并在3-5月份時,由山東東佳(Shandong Doguide)和山東道恩(Shandong Dawn Group)帶頭提價掀起了一波漲價流,將價格由12,000元/噸(USD1830.97/t)拉升至12,500元/噸(USD1907.26 /t)。
下半年:國內鈦白粉市場長期供需失衡的炸藥突然引爆,價格走勢急轉直下,“金九銀十”期間亦未能止跌,至12月時,國內市場上主流硫酸法金紅石型鈦白粉成交價甚至低至9500元/噸(USD1449.52/t)(直逼主流產商成本線),相比上半年下降幅度達到24.00%。而與2011年高峰時的 20000元/噸(USD3051.62/t)相比,降幅則超過50%。
價格方面的恐慌性持續下跌,直接導致了入不敷出的中小型企業在下半年紛紛進入停產檢修階段(包括江西添光(Jiangxi Tianguang Chemical Co., Ltd)、漯河興茂(Luohe City Xingmao Titanium Industry Co.,Ltd)等),佰利聯(Henan Billions Chemicals Co., Ltd.)、山東東佳等大型產商也在年末小幅度下調了開工率。受此影響,據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統計,2015年的全國鈦白粉總產量出現了自1998年起,長達17年以來的首次下滑,232.3萬噸的總量相比2014年的243.5萬噸下降11.2萬噸,同比降幅為4.6%。
在232.3萬噸產量中,金紅石型產品為171.52萬噸,同比2014年下降2.4%,占總產量的比例為73.8%;銳鈦型產品產量為41.7萬噸,占18.0%;非顏料級產品為12.8萬噸t,占5.5%;脫銷/納米類產品為6.29萬噸,占2.7%。
從量價方面來看,2015年的中國鈦白粉產業可謂跌進歷史谷底,但CCM以為這只是行業在經歷產能高度過剩之后所必須面對的產業結構調整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比起前兩年死而不僵的茍延殘喘,今年國內鈦白粉行業末日般的行情反而是刺激行業改革加速的一大利好,直逼企業成本線的價格下滑如同一顆驚雷,正將行業巔峰期時不計后果瘋狂擴張產能的投機商從發財夢中一一驚醒,隨著這些落后產能陸續退出市場,CCM認為,行業集中度的提高與產能架構的平衡化將幫助中國鈦白粉產業在3-5年內重回正確軌道。
另一方面,值得慶幸的是,即使在行業全面陷入低迷的2015年,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中國鈦白粉產業在行業轉型中的成績。
1、 國產氯化法鈦白粉開始得到國際認可2015年11月-12月,佰利聯通過2015年ChinaCoat的召開,大力為其氯化法鈦白粉造勢,佰利聯的長期合作伙伴——國際涂料巨頭PPG在官網上公開表示公司已開始使用佰利聯的氯化法鈦白粉用于涂料生產,并高度認可了產品質量。
2015年11月12~14日,CCM在全國鈦白粉年會上從漯河興茂董事長李茂恩獲悉,作為國內唯一的民營氯化法鈦白粉廠家,漯河興茂的氯化法鈦白粉目前已廣銷海外市場,塑料專用型鈦白粉更是好評如潮。
2015年12月30日,攀鋼釩鈦發布公告稱將投資1.1億元(USD16.78million)新建氯化法鈦白粉項目,成為中國第五家正式進軍氯化法鈦白粉產業的企業。
2、四川龍蟒與佰利聯行將合并,中國第一家國際鈦白粉巨頭企業即將誕生2015年5月5日,佰利聯公告表示公司正在收購當前的中國鈦白粉龍頭四川龍蟒。目前四川龍蟒擁有鈦白粉產能30萬噸,佰利聯擁有產能22萬噸,分別是中國鈦白粉產業中的大當家和二當家,兩者合并后,高達52萬噸的總產能將助其成為全球第四大鈦白粉企業,中國鈦白粉的國際競爭力及全球市場份話語權都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