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科技成果放置到網絡平臺上,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技術理解力和市場嗅覺,往往會和適合的成果“失之交臂”,如何讓成果進入企業的關注范疇,只有對科技成果進行“精加工”,企業才能“消化”訊息,吸收“營養”。近日市科學技術交流中心邀請寶鈦集團的專家以及 15家企業,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鈦產業成果推介專家論證交流會,受到企業好評。
31項成果集中亮相
今年以來,寶雞市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速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西部工業強市的步伐。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推進工業強市“ 1553”行動計劃的意見》《寶雞市“十三五”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規劃》等政策文件,確立了“鈦及鈦合金產業到 2020年發展成千億產業集群”的目標。鈦及鈦合金作為寶雞市的優勢產業,在新一輪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浪潮中,要想搶占先機,必須依賴科技創新的推動,依賴高端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依賴先進科技成果的轉化,以及產業鏈的延伸。為了加快推進寶雞市鈦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為寶雞市鈦產業引進先進科學成果和技術,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和瓶頸,從今年 8月份開始,市科技交流中心就從國內相關高校、研究院所征集到一批鈦及鈦合金方面的先進成果和技術,舉辦此次鈦產業成果推介專家論證交流會。
據了解,這些科技成果涉及鈦材加工類、鈦噴涂改性技術、鈦相關技術三大類,有純鈦板熱連軋規模化生產工藝研究、純鈦卷熱連軋關鍵工藝技術研究、鈦合金韌性耐磨改性層研究等共 31項技術成果。為了讓企業主對這些成果有鮮明的認知,市科技交流中心邀請到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正高級工程師張延東,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王鼎春兩位專家。兩位專家長期從事鈦及鈦合金真空熔煉技術研究、鈦材加工技術研究,完成多項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推介會上,兩位專家結合寶雞鈦產業發展現狀,向與會企業介紹了《等溫精密鍛造技術》《難變形金屬塊材室溫等徑彎曲通道變形制備》等 8項鈦先進成果技術。專家從科技成果的先進性、可轉化前景以及市場潛力等方面做了詳細的分析和推介,受到與會企業的好評。
如何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2010年 7月,市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積極申報,寶雞市被科技部確定為中國創新驛站陜西省第二基層站點,中心被確定為站點依托單位, 2012年,中心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同年“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寶雞)示范基地”獲國家獎勵辦批準建設。市科技交流中心通過“中國創新驛站寶雞站點”“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寶雞)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寶雞技術轉移平臺”,主要開展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專家、技術及人才;開展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等。平臺在運作的過程中,他們漸漸總結發現,不能只把科技成果推給平臺供企業選,應該再做更加細致化的工作,請專家來幫助企業,分析研判這些成果,哪些能為寶雞本土企業所用,要把“精選的菜碼,讓大師精心烹飪成美餐”,再繼續加工,這才便于企業“消化吸收”,于是他們策劃組織了這場活動。
張延東在介紹這些項目時說,中小企業不同于大企業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可以實施大的科研項目,中小企業缺技術和人才,但中小企業可以在某個小領域的專項技術上尋求突破,不要小看這些技術,它的突破很可能就形成了企業新的核心競爭力。王鼎春認為,鈦產業經過這么多年發展,鈦產品可以“上天入地”應用到很多高精尖的制造領域,也在慢慢步入“尋常百姓家”,應用到生活領域。鈦企業為了去產能,尋求技術突破,必須要關注新技術,朝精深方向做,擺脫材料的粗加工,朝成品制造領域做,才會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