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申吉鈦業掛牌新三板,當年完成銷售收入1.03億元,凈利潤700.92萬元,至2017年末,凈利潤再創新高,同比增幅達122.57%。作為一家專業從事鈦及鈦合金板材生產、銷售的民營企業,申吉鈦業緊抓歐美市場對高端鈦合金材料需求,生產的高端鈦合金材料70%左右出口國際市場, 且國際市場份額還在不斷增加。隨著市場開拓能力不斷提升,企業品牌效應已初步顯現。
目前,申吉鈦業已形成年產3500噸鈦及鈦合金等特殊材料板材的生產能力,是國內生產鈦及鈦合金板材技術最為全面、可生產牌號最多的企業之一。但申吉鈦業沒停止發展的腳步,帶著優異的成績單繼續向創業板發起沖刺,從專注材料加工到延伸產業鏈,搶先布局,逐漸成為鈦行業中一顆璀璨的新星。
管理之道: 能者優待 多勞多得
申吉鈦業2017年亮眼的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663億元,較2016年同期上漲42.19%;實現營業利潤1673萬元,較2106年同期上漲115.34%;凈利潤1560萬元,較2016年同期上漲122.57%。在國內甚至國際鈦行業整體面臨挑戰且業績下滑的背景下,申吉鈦業卻逆勢增長,業績增速遠高于同行企業,這一部分得益于企業有著區別傳統的管理理念,是企業內部人員齊心努力共同創造的佳績。
申吉鈦業董事長吳振清坦言,企業目前裝備水平還待提升,但成品性能合格率接近100%,這全靠人工努力而變成現實。在申吉鈦業,每一位員工都有著很強的歸屬感,把企業的每項工作都會用心地去完成,在這里,不是論資排輩,而是能者優待、多勞多得。企業不僅有項目獎勵,還有績效激勵,公司部門經理以上全部實行崗位責任制,員工的考勤記錄也只用于部門主管核算工資,身體不適或感覺勞累可以隨時休息。所以,在申吉鈦業,一直有著為工作而“加班”卻毫無怨言的人,這也是申吉鈦業多年來人才流失率低的原因。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與員工的忙碌相比,吳振清卻很“清閑”,這令人匪夷所思。在吳振清看來,他的主要工作是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對市場進行判斷以掌握企業收縮和擴張的時間節點。對于其它工作并不過多的插足,而是完全交給各個業務經理去打理。他認為,放權是凝聚集體的智慧,這也在無形中給下屬增添了責任,需要下屬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積極主動開展工作。
如此一來,申吉鈦業每一個人都把公司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來做,這無形中提升了企業競爭力,使申吉鈦業更穩健地邁向市場。
立足之道:緊抓質量 搶占先機
為了保證原材料的質量,申吉鈦業對供應商制定了評審程序,由采購部門負責對供應商進行實地考察、定期檢查及不定期抽查,符合要求的供應商將進入公司的《合格供應商名錄》。
在申吉鈦業,每一個生產環節都必須進行自檢,每一件材料都要經過質檢確認,避免不合格品或殘次品流入市場。2014年,申吉鈦業產品通過“挪威船級社認證”,正式進軍國際市場,2015年通過“AS9100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全球少數幾家鈦合金板材質量可以達到航空要求的生產企業之一。
雖然申吉鈦業的產品質量已成為鈦行業翹楚,但他們并未停止創新的腳步。2017年申吉鈦業成功自主研發出的SJ1100新型合金材料,由于其具備低密度、高彈性、高強度等特性,國際一些軍工、民用、工業等領域合作商紛紛開始訂購,并得到了國際市場的一致好評。吳振清認為,只有不斷提升研發能力,不斷提高產品與用戶需求的契合度,推出高附加值的鈦及鈦合金產品,才能實現提質增效。
為此,申吉鈦業堅持走以技術創新求發展的道路。申吉鈦業技術中心與中國鍛壓協會、上海有色金屬協會、上海交大、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大專院校建立長期技術合作關系,開展產品創新的各項工作。2017年,企業技術中心完成了航空用鈦合金板材的研發工作,并承接了烏克蘭ANTONOV飛機制造公司的航空用鈦合金板材生產合同。截至目前,首批五架飛機的鈦合金板材生產已交付客戶使用,這是我國民營鈦板材制造企業首次獨立完成起飛重量達到200噸大型飛機項目用全部規格鈦板供應,本次訂單的交付,讓申吉鈦業享譽全球市場,為今后市場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品牌保障。
為打好質量為先的這張王牌,不論低端市場如何變化,申吉鈦業始終按自己的質量標準、定價體系面對市場,從熔煉到加工、從經營到銷售等各個環節都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目前,申吉鈦業的產品已涵蓋海水淡化設備制造、大型運輸機制造、汽車零部件制造、民用高端休閑體育器材制造等領域,隨著研發水平的提升,并已開始涉足陸軍裝備制造、醫療儀器制造的專業領域。
發展之道:向上游產業鏈延伸
打造鈦業精品,是申吉鈦業努力追求的方向。在談及精創的發展時,吳振清說道,企業的上市正在準備中,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的重點工作是產業鏈的延伸。
2017年,申吉鈦業在原有的鈦合金板材生產加工業務基礎上,接收原浙江五環鈦業的熔煉生產能力,成立全資子公司,開始向上游產業延伸,進入鈦及鈦合金熔煉鑄錠鏈條,目前該熔鑄項目已具備3000噸的生產能力,為企業解決上游材料供給需求。“申吉在熔鑄車間未建成前,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外購,若遇市場突變,成本會受一定影響。現在,熔鑄車間生產的鈦錠,直接供申吉鈦加工使用,讓流通環節更加緊密。同時,也可以保證原材料質量與品質。”吳振清介紹。申吉鈦業自成立之初,就以打造鈦全產業鏈為目標,此次接收五環鈦業是應時而為,在該企業面臨破產之時,本需要數千萬元的投資項目,卻只需投入少量的資金并對其設備進行簡單修復后即可運行生產,對于民營企業單一產業鏈而言,不僅可以對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也能讓設備物盡其用,使破產企業員工安置得以解決,不論對申吉鈦業還是五環鈦業都是一種雙贏。
面向未來,申吉鈦業確立新的戰略規劃,2019年將完成鍛造生產線項目鏈條的擴充,屆時,從熔煉、鑄錠、鍛造到終端加工的完整鈦合金產業鏈得以初步完成,將打破上下游之間的阻礙和壁壘。“鍛造生產不排除復制熔鑄項目的運營模式。”吳振清直言。低成本的擴張,讓申吉鈦業更多的資金用于科技及技術水平方面的提升與進步,為企業品牌與質量保駕護航。
申吉鈦業專注追求產品品質,不斷創新研發,但對于申吉鈦業來說,這還遠遠不夠,成長為一個擁有生產能力的研究所是終極目標,而全產業鏈建設還在進行中,想要達到更高的高度,申吉鈦業在未來或許還有更多的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