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三畝地的小廠子到如今陜西省唯一“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民營鈦企業,寶雞巨成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巨成鈦業)在鈦業轉型升級發展的路上,依靠科技創新,奔跑在行業發展的前沿,助力鈦產業的發展,走出了一條民營鈦企的科技創新之路。
用科研精神做企業
用技術創新闖出“大市場”
寶雞被譽為“中國鈦谷”。以寶雞高新區為重要平臺,“中國鈦谷”聚集了稀有金屬新材料科研、生產、加工和貿易流通等各類鈦企560多家,建成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及博士后工作站4個,鈦材及鈦制品供應量約占全國的60%、占全世界的20%。2018年寶雞鈦產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推進鈦產業提質增效,鈦產業總體發展平穩,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67.73億元。
“中國鈦谷”這片沃土,讓一大批鈦企在這里發展壯大,走向世界,巨成鈦業就是其中一家。2004年,抱著用技術創新引領鈦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羅建輝從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的一名科研人員轉型成為一名創業者,創建了巨成鈦業。當時的巨成鈦業只有三畝地,六七個工人,做一些鈦材加工銷售和有色金屬設備制造。但是,羅建輝心里的“科研”初心始終沒有變。
別人談生意講營收、講市場,而他談生意時和合作伙伴談得最多的卻是材料成分、科研技術、質量,這個總愛講“科研、質量”的企業家讓合作伙伴為之一驚,很少有企業老板能把鈦材料講的這么透,這贏得了不少合作伙伴的認可。
“要做就一定要做出不一樣的產品,一定要注重研發,高起點、高質量發展,不斷開發鈦在不同行業領域的應用,一點一滴去積累,樹立品牌。一個企業發展要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企業發展一定要先把產品做好,把產品質量和服務做到極致,讓客戶滿意。”羅建輝說,企業從成立之初,就注重科技創新和自主研發,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為先導,開發高新技術產品,形成了專業化和差異化優勢,在鈦材深加工和增值擴展應用上不斷努力。
羅建輝說,誠信也是巨成鈦業最看重的一個品質,公司早期想與一家日本公司的合作,日本方面派出人員在詳細考察了多家企業之后,最后選擇了巨成鈦業。直到合同簽訂了,日本客戶才透露,之所以這么選擇是因為巨成的誠信。
巨成用科技創新和良好的信譽贏得了市場的尊重,推動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企業年生產專利產品鈦種板500噸,在全國電解銅市場占有率高達78%,生產加工的鈦板材遠銷至美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瑞士、比利時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6月,巨成鈦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產學研結合把產品做到極致
鈦產品線往下游延伸
“企業發展要注重研究、一點一滴的積累,一定要高要求,把產品質量的標準不斷提高,比國標還要細化,只有把鈦、鈦行業研究透徹,把產品做到極致,你在鈦行業才有話語權,鈦產業發展需要有這樣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作為一家高科技型民營鈦企業負責人,羅建輝一直把科技創新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無形中成了企業發展的一種文化。從2006年起,巨成鈦業已獲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
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巨成鈦業堅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不斷吸取國內外同行先進的技術和經驗,與清華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寶雞文理學院等科研院校建立起了廣泛的、長期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巨成鈦業每年用于產品研發、科技創新的費用占總產值的20%。
目前,巨成鈦業承擔國家發改委關鍵產業領域自主創新及高技術產業化專項、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陜西省“13115”科技創新工程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陜西省地方特色產業中小企業發展專項、陜西省科技統籌創新工程重大科技專項、陜西省重大科技創新專項、陜西省新產品開發項目5項,陜西省知識產權專利孵化項目、寶雞市科技支撐計劃重大科技產業化等項目已全部完成并通過驗收。
該公司研發的國內換熱面積最大的鈦螺旋板換熱器已在武鋼集團焦化公司安裝使用;專利產品鈦基復合管已在洛陽石化公司投入生產,取得良好效益;擁有四項專利技術的鈦種板產品在濕法冶金領域獲得廣泛好評;全鈦空冷器在北美市場得到極大推廣與認可。
“下一步,我們將把鈦產品線往下游延伸,比如鈦生活用品、鈦建筑材料用品等領域。”寶雞巨成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舉成說,目前,企業在鈦生活用品領域已經開發了一些產品,設計包裝等都已經敲定。國際市場方面加快網點布局,在俄羅斯和北美、南美、東南亞、中亞、中東的市場布點,設立辦事處;加速一帶一路產業布局,并加大對加拿大、美國鈦空冷器市場開發業務,韓國鈦靶材和歐美鈦制品及鈦生活用品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