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自跟蹤報道寶雞拓普達鈦業有限公司以來,發現拓普達的快速成長有其獨到之處——“復合型”生產力的魅力。
一棟高樓大廈的拔地而起,需要鋼筋、水泥、磚、電、水、人力、吊車等各種裝備綜合匯聚才能科學合成,科學解釋叫“生產力”,企業精神詮釋叫“凝聚力”。企業的發展需要生產力,生產力的三要素包括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以生產工具為主的勞動中,引入生產過程的勞動對象具有一定生產經驗與勞動技能的勞動者的有效組合,生產力的作用就得到了正常的發揮。如果超常發揮就需要匹配先進生產力。
隨著記者對拓普達采訪的深入,感悟到拓普達有一種“力”的匯聚,這股力是生產力,而且是“復合型”生產力。我們都知道,單一的人才有精、專、特的優點,同時也有“窄”的劣勢。但復合型人才的匯聚往往可以舉一反三、事半功倍,因為“復合”的力量是強大的。拓普達“復合型”生產力的形成,或許與其董事長王勇錦當過老師、開過餐館等不同行業的生活閱歷有一定的關系。經歷是一筆財富,懂得融合、借力、發力,這是拓普達儒雅治企,中庸管企的一種“道”。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要有自己的“道”,道路目標清晰,思路自然暢通。拓普達的融合之道凸顯了“復合型”生產力的作用。2010年,拓普達用徑鍛彌補了西北地區的鈦合金鍛造短板,借助客戶的力量實現了雙贏,提升了生產力水平,讓生產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的綜合生產力水平得到最好的發揮,體現了拓普達海納百川的中庸之道。
徑鍛拓展,隨后在海洋、兵器兩翼中更加彰顯了拓普達“復合型”生產力的作用。裝備提升、客戶聚增、人才合力都“踩準”了市場的節奏,“復合型”生產力迅速演繹成為先進生產力。記者采訪第一位員工趙小寧、總工程師董潔、財務總監高雅時,感受到了拓普達對員工的厚愛,對人才的渴求,真正體現了求賢若渴。高雅說,入職拓普達不久,她在家中不小心摔折了手腕,需要休息幾個月,她感覺這樣不是太好,便主動要求終止聘用。王勇錦說,好好在家養傷,養好傷再上班。上班后的高雅自然會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高雅在融資工作中憑能力、借力、努力取得的成績是顯著的。記者問辦公室主任張玲怎么評價拓普達?她說,拓普達氛圍好,大家都在為拓普達想事、做事。仔細想想,這就是“復合型”生產力的魅力。
“復合型”生產力,體現在各種人才的融合,體現在社會資源的融合,體現在人、機、料、法、環的融合。當勞動者人才匯聚,凝聚力融為一體,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就會在科學操作與科學管理中促進生產力的提升。2020年春節前夕,拓普達邀請員工家屬,一起歡度春節。王勇錦對家屬們的支持表達了感謝,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拓普達的順利發展,后方的力量也是強大的。可見“復合型”生產力需要多方融合、支持、理解,生產力水平才會進一步提升。
王勇錦說,用好人才,做好事情,操作好裝備,服務好客戶,合力出擊才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他所說的其實就是“復合型”管理,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人才,然后與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形成人、機、料、法、環的科學合一,生產力水平就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
拓普達“復合型”生產力的故事說明一個道理,要想把生產力中包含的科學技術發揮好,把科學技術有效應用于生產過程、滲透在生產力諸要素之中而轉化為切實有效的生產能力,就要凝聚各方力量,借力各類人才,只有這樣才會在“復合型”生產力中激發員工智慧,激發創造思維,使生產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素質在“復合型”生產力提升中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深刻變革和巨大進步。
“復合型”,復合的是生產力要素,復活的是企業生命力,培育的卻是拓普達擁有了一支走向未來的生力軍。